随着中国篮球事业的不断发展,CBA联赛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外援的引入,无疑为CBA联赛带来了更多的精彩比赛和观众。外援的引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援上场要求。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CBA外援上场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政策。
一、外援上场人数
1. 每场比赛外援上场人数限制
根据CBA联赛的规定,每场比赛外援上场人数不得超过两名。这意味着,每支球队在比赛中最多只能有两名外援同时在场。
2. 上场外援类型
上场外援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 亚洲外援:指来自亚洲地区的球员,如韩国、日本、菲律宾等。
* 非亚洲外援:指来自亚洲以外的球员,如美国、欧洲、南美等。
3. 上场外援名额分配
每支球队在赛季开始前,需要向CBA联赛提交外援名单。在赛季进行中,球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外援名单,但外援上场名额不得超过球队拥有的外援总数。
二、外援上场时间
1. 上场时间限制
CBA联赛规定,外援每场比赛上场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这意味着,每名外援在比赛中最多只能上场40分钟。
2. 上场时间分配
外援上场时间分配如下:
* 亚洲外援:每场比赛上场时间为30分钟。
* 非亚洲外援:每场比赛上场时间为40分钟。
3. 上场时间调整
在比赛中,教练可以根据球队战术和外援状态调整上场时间。但需注意,调整后的上场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三、外援上场资格
1. 年龄限制
外援的年龄限制为18-45岁。这意味着,年龄在18岁以下或45岁以上的球员不能参加CBA联赛。
2. 身体素质要求
外援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能够适应CBA联赛的比赛节奏。
3. 技术水平要求
外援需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水平,能够为球队带来帮助。
四、外援上场政策调整
1. 赛季初调整
在赛季开始前,CBA联赛会对外援上场政策进行调整。例如,根据外援引进情况,可能会对上场人数、上场时间等进行调整。
2. 赛季中调整
在赛季进行中,CBA联赛会根据外援表现和球队需求,对上场政策进行调整。
五、外援上场政策的意义
1. 提升比赛水平
外援的引入,使得CBA联赛的比赛水平得到了提升。外援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为CBA联赛带来了更多的精彩比赛。
2. 促进本土球员成长
外援的引入,也给本土球员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在与外援的竞争中,本土球员不断进步,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提高联赛知名度
外援的引入,使得CBA联赛的知名度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球迷关注CBA联赛,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CBA外援上场要求是中国篮球联赛的一项重要政策。这项政策旨在规范外援的引入和管理,提升联赛水平,促进本土球员成长。了解外援上场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和支持CBA联赛。
以下是一个表格,总结了CBA外援上场要求的主要内容:
项目 | 内容 |
---|---|
上场人数 | 每场比赛不得超过两名 |
上场类型 | 亚洲外援、非亚洲外援 |
上场时间 | 每场比赛不得超过40分钟 |
年龄限制 | 18-45岁 |
身体素质要求 |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
技术水平要求 | 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水平 |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CBA外援上场要求,为支持中国篮球事业贡献力量。
1、联赛为外援回归设置了一个“缓冲期”
2、缓冲期内,有外援球队之间交手时,比赛实行外援4人4节4人次的上场办法;有外援球队和无外援球队之间交手时,变为4节2人次。
3、缓冲期结束后,外援球队与无外援球队同实行2人4节4人次。
4、以上情况在第四节的外援使用均只能为一人次。
5、所谓的“缓冲期”就是,未来国家有关部门一旦宣布完全取消外籍人士入境限令的话,从取消限制的次日起30天时间用于各参赛俱乐部选择外援以及办理外援来华签证,从第31天开始;
按照目前的隔离政策,预留“14天+3天”的隔离期,CBA联盟保留届时国家有关部门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调整该隔离期的权利,前述选择外援、办理签证及隔离检测的时间合计统称为"缓冲期"。
扩展资料:
竞赛规则
1、采用4×12分钟的比赛方式,其中第1、2节和第3、4节中间休息2分钟;第2、3节之间休息10分钟。
2、一名队员已发生了6次侵人犯规和/或技术犯规,必须立即离开比赛。
3、一节中某队已发生了5次全队犯规时,该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
4、每队在第4节和每一决胜期最后2分钟各增加一次30秒钟短暂停。
5、投中篮后和第4节及决胜期最后2分钟内拥有掷球入界球权的球队请求暂停后,均在“掷球入界线”执行掷球入界恢复比赛(但本应位于前场端线掷球入界除外)。
6、比赛用球:采用中国篮协审定并提供的7号联赛用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外援的规则依旧为2人4节6人次,联赛第17-20名的球版队,可以引进亚洲外援权,其中所有的球队末节都只能使用1人次的外援,亚洲外援不包括在内,可以无限使用。
可以引进亚洲外援的球队范围被进一步缩小到联赛倒数两名的球队,也就是只有第19名与第20名的球队,才能引进亚洲外援。
此外在亚洲外援的使用时间方面,联赛使用外援的频次保持2人4节6人次,其中所有球队末节都只能使用1人次的外援。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外援包含在内。
扩展资料:参赛办法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员各1人,其他随队可坐在球队席专职人员最多可报5人,如助理教练员、体能教练员、球队管理、翻译、医生等;运动员18名(含外籍球员2人),有资格选择亚洲球员的俱乐部可报运动员19名。
比赛当日上午的赛前联席会上,双方运动队必须确定参加当场比赛的含外籍球员(包括亚洲球员)在内的不超过12名运动员的名单,并由双方教练员、技术代表签字确认。
名单确认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确实因伤病原因需要更换的,必须在赛前40分钟提交由主教练和队医签字的书面申请并经技术代表同意后进行更改。
2015-2016赛季:后6名球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
2015-2016赛季,亚洲外援使用政策调整,即由2014-2015赛季后8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调整为2015-2016赛季后6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2016-2017、2017-2018赛季后5名的队有权使用亚洲外援;同时,仍维持2014-2015赛季第4节亚洲外援上场不受限制的规定。此外,从2015-2016赛季开始,非“全华班”的球队与“全华班”球队比赛时,外援上场时间由原来的两人4节5人次,改为两人4节4人次。
2014-2015赛季:末节单外援 4节6人次时间不变
2014-2015赛季,CBA外援政策将发生重要变化,在外援的使用时间上依旧沿用4节6人次,但最后一节将不再允许使用双外援。
在过去的联赛中,大部分球队选择在下半场使用双外援,这也导致了在决定比赛胜负的时刻大部分球都在外援手中掌控,国内球员很难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发挥自己的作用,造成国内球员在国家队的比赛中难当大任。此项改变也是为了促进国内球员在关键时刻处理球的能力。
此前针对对阵全华班八一队时,要求其他球队在外援的使用上只能用4节5人次,并且最后一节不能用双外援,这个政策在下赛季并不会发生改变。另外,亚洲外援仍然可以按国内球员使用,这也意味着拥有亚洲外援的球队在第四节可以同时派出一个外援和一个亚洲外援。
2008-2009赛季:外援政策重大变革
2008-2009赛季,取消此前的统一选秀制度,联赛允许各支球队自由挑选外援。各支球队允许注册两名外籍球员,联赛后四名的球队加上新加入的天津队和青岛队还可以再挑选一名亚洲籍外援。赛季中外援的上场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对八一队除外),各支球队允许更换两人次的外援,更换时间不作规定但亚洲球员不允许更换。
国内球员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球员,有资格使用亚洲外援的球队如放弃注册第三外援,就可以选择“4节7人次”。对全华班队伍时,对手除了继续保持4节5次外援外,最后一节只允许单外援上场(亚洲外援也等同于外援执行)。
2004-2008赛季:实行倒摘牌统一选外援
2004-2005赛季,CBA联赛首次引进了统一选外援的制度,选秀形式采取倒摘牌制。联赛定于2004年8月27日-31日,在美国篮球学院14支CBA参赛球队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挑选自己所需的外援,按照统一的工资标准和管理条例与被选中的球员签约。随后的几个赛季CBA联赛的外援政策变动不大,外援出场时间采用4节5人次的制度,赛季初统一进行倒摘牌选秀。
2001-2004赛季:最多引进3外援 NBA球星涌进
2001-2002赛季开始,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可以引进2-3名外籍球员,但是比赛中最多允许两名外援上场,外援采用4节5人次的政策。联赛多支球队引进了三名外籍球员,包括北京首钢引进萨兰哈德、艾克尔斯、阿尔斯通;山东永安引进马尔吉纳斯、洛兰达斯、达柳斯;辽宁盼盼艾克、迈克鲁、隆尼。
2002-2003赛季,姚明以状元秀的身份登陆NBA,CBA联赛也招来了多名拥有NBA履历的外援,CBA联赛多支球队在赛季中更换外援。
1998-2001赛季:外援采用四节四人次
自1997赛季起,CBA联赛的参赛队伍由八支扩展到了十二支,采用了主客场的赛制。在球队扩军后的1998-1999赛季,CBA联赛规定各支球队在一个赛季的过程中最多允许引进四名外援,不再限制两名外援不能同时登场,采用了四节四人次的新规定,同时首次允许在赛季中途更换外援。“全华班”、“双外援”等名词应运而生。在1998-2001的三个赛季,CBA联赛外援政策变动不大。
1996-1998赛季:外援大规模引进
1996-1997赛季,CBA联赛各支球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外援引进计划。联赛赛制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拥有两名外籍球员,赛季中除了五支军旅球队和山东男篮之外,其他球队均引进一名或两名外援,但两名外援不能同时出场。1997-1998赛季,江苏南钢、广东宏远、上海东方、辽宁沈飞客车、浙江中欣等多支球队引进两名外援。
1995-1996赛季:首位外援登陆CBA
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男篮聘请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篮球运动员米哈依尔·萨芬科夫,这是CBA联赛历史上首位外援球员。